研究亮点
(1)由于NK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能力的减弱以及NK细胞极化的减少,PIK3CD基因发生功能获得性突变的患者NK细胞毒性功能受损;
(2)伴随着CD16,CD122和CD127表达减少以及NKG2A表达增加,PIK3CD基因发生功能获得性突变的患者NK细胞分布数量下降;
(3)雷帕霉素治疗可部分恢复NK细胞功能性缺陷。
研究摘要
PI3K110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导致淋巴结病、淋巴样增生、EB病毒(EBV)和巨细胞病毒(CMV)血症以及窦肺感染。已知NK细胞可控制EBV和CMV病毒感染,这促使研究人员研究PI3K1D突变对NK细胞亚群和细胞毒功能的影响。研究人员用全外显子或靶向测序鉴定患者突变,通过流式细胞术、标准Cr51细胞毒性试验和定量共焦显微镜进行NK细胞表型和功能分析。研究结果显示:PI3K110δ突变导致NK细胞表型改变(图1)和细胞毒性功能障碍(图2)。NK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能力减弱以及对靶细胞杀伤活化能力的减弱(图3)导致NK细胞毒性功能障碍。三例患者接受雷帕霉素治疗后,这些受损的NK细胞功能得到部分恢复(图4)。该研究描述了由于PI3K110δ突变导致的新型NK细胞功能缺陷,这可能是这些患者发生严重病毒血症的原因。雷帕霉素治疗部分恢复了NK细胞功能,为其在该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。
图1 来自患者和健康供体的NK细胞表型分析
图2 PI3K110δ突变导致NK细胞细胞毒性功能受损
注:Control:健康供者;E525K:PI3K110δ E525K患者;E1021K:PI3K110δ E1021K患者;N343K:PI3K110δ N334K患者。
图3 PI3K110δ患者的NK细胞聚合体形成、ERK磷酸化和效应细胞极化功能减弱
图4 PI3K110δ患者进行雷帕霉素治疗后NK细胞功能获得部分恢复
参考文献:Mutations in PI3K110δ cause impaired natural killer cell function partially rescued by rapamycin.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(2018), doi: 10.1016/j.jaci.2017.11.042.
地址:深圳市龙华新区宝能科技园